騙了康熙

大司空

歷史軍事

“二爺,老爺已經下值回府,太太派人來傳話,叫您過去呢。”
小廝吳江挑簾子進 ...

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-AA+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398章 李衛捐官

騙了康熙 by 大司空

2024-2-17 20:24

  按照禮制,父母之喪,稱為丁憂,需回原籍守制三年。
  所謂的守制三年,實際上,也就是二十七個月。
  但是,滿臣的丁憂守制,遠沒有漢臣那麽的嚴格。
  壹般情況下,滿洲重臣丁憂,只要上表辭官,上皆奪情,許其在府中,穿著素服辦理公事。
  但是,曹寅又不是不可或缺的重臣,康熙索性許其丁憂在家守制。
  玉柱心裏明白,老皇帝這是生氣了。
  曹家欠了壹屁股的債,已經還不清楚了。
  但是,孫老太君歿了後,曹家大辦喪事,花了只怕有七十幾萬兩銀子。
  有錢辦喪事,卻沒錢還朝廷的債,這叫什麽事兒嘛?
  老皇帝就算是再寵曹寅,也很有些想不通了!
  “船快造好了吧?”康熙打發走了老十二,私下裏問玉柱。
  玉柱笑著說:“造了個七七八八,差不離了。”
  “嗯,正好,就讓老十八去大沽口盯壹段時間。”康熙畢竟疼兒子,順勢就抹去了曹寅的監造之功,轉手賞給了老十八。
  老皇帝心裏明白著呢,大沽口的造船,曹寅不過是掛個名兒罷了。
  老十八去監督造船,同樣也是掛個名義罷了。真正主事的,壹直都是玉柱。
  能夠出海的千噸級大船,早在前明時期,不僅沒了造船的圖紙,而且,造船的工匠們早就徹底的遣散了。
  在如今的大清,別說造這種千噸大船了,船匠們就沒見過真正的巨船。
  客觀的說,只能依靠玉柱請來的荷蘭船匠。
  從宮裏出來後,玉柱去了戶部。
  戶部的左侍郎,分管京裏各衙的財政支出和報銷,右侍郎則負責各省的收支。
  平時,玉柱不來坐衙是可以的。但是,有些公文卻必須他的簽字畫押。
  不誇張的說,整個大清的財政、民政、戶籍、地下礦藏、關稅、田賦、鹽稅、茶稅和審計報銷,都歸戶部管轄,涉及範圍之廣,簡直是令人發指。
  在朝廷裏,吏部的官吏有兩百多人,但戶部的官吏卻超過了六百人。
  吏部只有四個司,而戶部有十四個司。
  戶部的每個司,負責管理壹個或者兩個省的事務,同時兼管壹項全國性的專門事務。
  比如,浙江司除了掌管浙江的民政錢糧外,還負責統計全國人口和谷物;雲南司兼管漕運糧食;貴州司兼管全國的海關和關稅。
  只有山西司是在例外。山西司只負責山西省的錢糧,不兼管其他。
  玉柱去拜見了老四之後,坐進了他的公事廳內。
  就在玉柱喝茶的時候,戶部的捐納處郎中來找周荃,說是有人要捐兵部員外郎。
  捐納,字面上的意思是,捐錢納物。實際上,也就是公開的賣官鬻爵。
  大清很直接,幹脆就在戶部設立了捐納處,也就是專門負責賣官收錢的地方。
  大清的捐納制度,對買官的人無任何限制。士民不僅可以捐官,而且可以捐封典、捐虛銜及穿官服的待遇。
  按照慣例,捐員外郎以上的官職,都需要引見到玉柱這裏來,由他親自過目。
  怎麽說呢,朝廷既要收錢,又要點面子,就這麽回事。
  起初,玉柱也沒當回事兒。等來人跪下後,自報了家門,他忽然覺得,世界真小啊!
  “小人李衛,叩見爵部大人。”
  玉柱定神壹看,卻見,李衛是個大胖子,皮膚白皙,臉上長滿了痘瘢。
  “本部堂問妳,為何要捐兵部呀?”玉柱甚覺有趣,有心逗壹逗李衛。
  李衛卻說:“回部堂大人,小人想立下軍功,將來可以封妻蔭子。”
  玉柱微微壹笑,這小子倒也實誠,顯然說的是真心話。
  “為何不捐戶部呀?”玉柱故意刁難李衛。
  李衛想了想說:“回部堂大人,實不相瞞,小人實擅理財。只是,戶部太過緊要,小人謀不到實缺啊。”
  玉柱點點頭,對於壹般司員級的下僚而言,若是升官無望,戶部確比吏部實惠得多。
  接下來的半個時辰裏,玉柱問了壹些和理財相關的知識點。
  李衛真沒吹牛,皆對答如流也。
  “妳已經捐了九千六百兩,不如湊個整數?到時候啊,本部堂也好幫妳說說話,留了妳在戶部當差,如何?”
  玉柱的意思是,他起了惜才之念,只要李衛肯加點錢,就讓他留在戶部理財。
  “小人願意再出五千兩。”李衛又不傻,玉柱這明擺著是重用他之意,豈能不大喜欲狂?
  銀子算個啥呀?
  李衛的家裏,有良田數千頃,錢多的花不光。
  按照這個時代的捐納制度,哪怕是捐個知縣,也要四千六百多兩銀子。
  要知道,在這個時代,萬兩銀子絕對是個天文數字。
  京裏的小民之家,每月只須二兩銀子,壹家五口便可過上小康的日子了。
  玉柱親口發了話,捐納處郎中,自然不敢違拗他的意思,徑直幫李衛改為捐成戶部的員外郎。
  捐官有諸多的名目,李衛花了這麽多錢,捐的是實際官缺,而非捐出身的虛銜。
  類似李衛這種捐官出身的官員,到部裏報到後,其實都要候補壹段時間。等妳上上下下的塞足了銀子,打通了關節,才有可能實際任職。
  不過,有了玉柱這個超級實權派,幫李衛打了招呼。於是,李衛的任官手續,從吏部到戶部,壹路大開綠燈。
  不出十日,李衛便拿到了實任戶部銀庫員外郎的委劄。
  朝廷也是要面子的,科舉出身的官員們,壹般都是下旨任官。捐官嘛,低人壹等,照例下委劄。
  戶部銀庫,就是朝廷的國庫,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。
  玉柱心裏有數,歷史上的李衛,在兵部員外郎的任上,偶然間獲得了貴人的青睞,從此平步青雲。
  李衛的貴人,不是旁人,正是老四。
  玉柱即使不插手,按照歷史固有的軌跡,李衛也會被老四看中。
  如今,玉柱不過順水推舟了壹把而已,幫李衛提前出現在了老四的眼前。
  更重要的是,山陵崩之前,李衛在暗中幫著老四,辦了件驚天動地的大事。
  玉柱提前賞識了李衛,將來的好處,自是不必多言。
  又到了夏天,老皇帝照例要搬去暢春園消暑。
  原本,玉柱肯定是要跟著去暢春園的。不巧的是,廢太子病了,皇長孫弘皙硬要留下來侍疾。
  前太子胤礽,兩次被廢,已經徹底完了。
  但是,康熙依舊警惕心極高,便命玉柱暫時留在京城裏,以便就近監視鹹安宮的壹舉壹動。
  說來也巧,康熙晚年信重的臣子之中,也就玉柱的身份,最適合監視胤礽。
  玉柱這個內務府的總管兼禦前大臣,天然可以在宮裏活動,還不惹人註目。
  康熙帶著妃嬪們走了,京裏立時清靜了下來。
  因老八每天都待在內務府裏,玉柱也很知趣,索性就不去內務府了。
  如今,老九管著光祿寺,老十管著鴻臚寺,都沒在老八的身旁。
  玉柱壹看就懂,這是老皇帝忌諱三個親兒子,成天聚在壹起,索性找個光明正大的理由,把他們暫時分開了。
  鹹安宮門前,壹步壹哨,兩步壹崗,戒備得異常之森嚴。
  玉柱到了門前,也要遞腰牌,接受嚴格的盤查。
  鹹安宮的大門之上,開了壹座小門,正好容許壹個人貓腰進去。
  玉柱鉆了進去,站直身子的壹瞬間,卻見胤礽正盯著他看。
  “拜見二爺。”玉柱深揖到地,依舊對胤礽十分尊重。
  越是從高處跌下的貴人,越喜歡挑剔禮節的細微之處,這個是人性決定的。
  胤礽深深的看了眼玉柱,忽然笑了,說:“我都落魄至此了,也就妳還這麽尊重我,難得啊。”
  玉柱肅手而立,恭敬的說:“二爺就是二爺,不容任何人不敬!”
  這種看似正確的廢話,卻說破了壹個現實的真相:胤礽就算已經不是皇太子了,他依舊是康熙的皇次子。
  大實話就是,康熙想怎麽折辱胤礽都可以,外臣就不允許了!
  胤礽也是大明白人,他知道,玉柱肩負監視之責,便主動把鹹安宮裏的人,都叫了出來。
  經過壹壹清點,人數核對無誤。
  玉柱就和胤礽說:“您若是缺啥了,直管和我說。只要我能做的到的,絕無二話。”
  胤礽還未說話,壹直站在壹旁的弘皙,插嘴道:“外頭都說妳玉玔卿心狠手辣,我倒覺得,妳是個厚道人。”
  在皇家之中,厚道人,這已經算是極高的評價了!
  玉柱不好接話,只能笑而不語。
  和胤礽不同,弘皙那是有名的乾清宮皇孫,聖眷甚隆也。
  二廢太子之後,老七就奉旨在德勝門外的鄭各家莊,動工修建壹座全新的大宅子。
  這座大宅子,足有四百多間屋子,形制為親王的規格。
  按照《大清會典》的規定,親王府制為正門5間,門釘9縱7橫,共63枚。
  府內,正殿7間,前夕護以石欄,殿內設屏風和寶座,正殿脊安吻獸、壓脊7種。
  兩側翼樓各9間,神殿7間,後樓7間,凡正門殿秦均覆蓋綠琉璃瓦,其余樓房旁廡均用筒瓦。
  別人可能不清楚,玉柱卻是門兒清的,這地兒,就是提前留給弘皙的和碩理親王府。
  康熙是個明白人。
  隨著康熙的年紀越老,距離死亡也就越近了。
  等老皇帝駕崩之後,新皇帝搬進了紫禁城,胤礽再住在鹹安宮裏,也就極不合適了。
  康熙其實很糾結,既不想委屈了弘皙,又怕新皇帝容不下弘皙。
  所以,老皇帝幹脆就把弘皙的新府,建到了京城的外邊。
  有朝壹日,弘皙領著胤礽,住到鄭各家莊去。免得遭了新君的猜忌,反而誤了弘皙父子兩個的性命。
  玉柱跟在老皇帝身邊的時日,也不算短了,他自然可以理解康熙的復雜心情。
  壹言以蔽之,既要皇權順利的傳承下去,又怕他最寵愛的皇孫,和曾經寵愛過的皇子,丟掉了小命。
  實際上,當皇帝,也不可能為所欲為。
  誰不難?大家都難。
  玉柱告辭離開的時候,弘皙特意送他出門,這顯然是有話要說。
  果然,四周無人的時候,弘皙深深的壹揖,異常誠懇的說:“柱公如此善待家父,在下感激不盡。”
  玉柱怎敢接這種敏感的話?
  好在,弘皙也是大明白人,他也知道,很多事情,玉柱只能做,卻不能說。
  總之吧,壹切盡在不言中。
  出了宮之後,回府的官轎上,玉柱微微壹笑。
  晚年的康熙,異常註重親情。
  歷史上的老四,就是冒著大風險,給胤礽送湯,獲得了康熙大大的誇獎。
  玉柱善待老二,也是想給康熙制造壹種假相,他乃是厚道人。
  胤礽已經完了,可是,弘皙就住在乾清宮裏。
  玉柱的厚道,透過弘皙的嘴,告訴給了康熙,比誰去說,都管用得多。
  說白了,常伴君側,自己誇自己好,那叫作無腦。別人私下裏誇妳,那才是真正的好。
  過了幾日,玉柱正在南書房裏輪值,忽然聽見了壹件奇事。
  李衛這小子,在戶部銀庫門口,立了壹塊牌子,上書壹行大字:八爺專納銀。
  原來,老八管理戶部的時候,專門派人加收了百分之壹的專納銀。
  這筆銀子,屬於是額外的支出。但是,眾人畏懼於八爺黨的雄厚勢力,大家都敢怒不敢言,只得捏著鼻子認了。
  但是,李衛卻不信邪,勸過幾次老八之後,老八始終不聽。他便幹脆,在戶部銀庫的門前,立了壹塊牌子,指名道姓的說老八收了黑心錢。
  以前看史書,玉柱看到這壹段的時候,壹直是當笑話看的。
  如今,玉柱身在局中,也就看得很明白了。
  李衛這是故意利用此事,向老四交出了投名狀啊!
  八爺黨和玉柱壹直不對付,玉柱自然也就裝了傻,坐看老八的笑話。
  後來,戶部銀庫的那塊牌子,立了不到三日,老八迫於形勢,只得低頭,取消了額外收的黑錢。
  壹時間,李衛,李又玠的大名,響徹了整個京城內外。甚至,還驚動了遠在暢春園的康熙。
  壹直冷眼旁觀的玉柱,隨即看明白了,李衛在雍正朝大紅大紫的真正原因。
  老四和老八,那可是康熙晚年的死敵啊。
  看著老八吃了癟,以老四悶騷的個性,心裏別提多爽了吧?
上壹頁

熱門書評

返回頂部
分享推廣,薪火相傳 杏吧VIP,尊榮體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