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驛卒開始當皇帝

秋來2

都市生活

崇禎二年。
夏五月。
延安府甘泉縣。
城外的甘泉驛,其中壹個馬房 ...

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-AA+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二百六十三章 賀今朝要做個平臺

從驛卒開始當皇帝 by 秋來2

2023-12-10 19:11

  潘瑜所說的是官道,作為夜不收,他也知道許多小路。
  蒙古部落多次進攻長城,皆是從明軍防守較弱的地方跨入長城,這些路大多都不是主路。
  在元代的時候,上都是錫林格勒草原,大都是北京,是元朝的夏都和冬都,河北省的張北縣則是中都。
  元朝皇帝經常往返兩都,使得宣府地區的交通十分發達。
  大明自從永樂遷都後,三鎮地區形成了“偏頭關-大同-宣府-北京”的主要橫向防禦交通線。
  原有的太原至大同縱向交通軍事補給線重要性降低。
  而隨著互市貿易的興盛,地區的橫向防禦交通路線成為了互市交通的基礎。
  太原至大同的這條南北向的軍事補給線,又成為了運輸南方商品物資到北疆的主要路線。
  賀今朝指著地圖到:“這麽說,我要是控制了太原城後面的陽曲縣,就掐斷了通往大同的商路?”
  “主公,這陽曲縣乃是太原的北大門,占據陽曲縣只是為了以防萬壹。”
  吉珪捏著胡須笑道:“從普同關開始,只要告知這些商人,只能來咱們河曲營堡或者老營堡來交易就行。”
  “嗯。”
  賀今朝點點頭,長城外的蒙古人沒什麽可召喚,現在屬於買方市場,他們只有接受高價的結果。
  問題是這條商路還沒有完全被賀今朝打通,路上有危險。
  “主公,如果要把商路保護好了,我們需要征召更多的士卒,打下從靜樂縣到這裏的所有軍堡和縣城。”
  寧武關、八角所、岢嵐州、保德州的明軍抽冷子就會來襲擊商人。
  賀今朝站在廳內走了兩步:“我們為什麽要打下商路周邊的所有縣城,搞得壹點明軍都沒有的樣子。
  周遭沒有明軍對比,如何顯得出我錘匪的好來?”
  “那萬壹他們在背後襲擊商人給我們搗亂,豈不是會讓那些商人望而卻步?”
  “妳不必如此想。”賀今朝也理清楚了自己的思路:
  “首先我們周遭的明軍,我看誰敢來攔截那些走我們這裏互市的商人,我就重點打誰!
  誰想要當大明的忠臣,我就成全他們。
  讓其余那些想給大明當忠臣的人,看看當忠臣的下場!
  這樣我們就不比分兵駐守更多的地方,如今擴張的已經足夠快了,需要把地盤給穩定下來。
  要不然等到官軍壹來,民心不穩,四處都是叛亂之地,總會有人想要反叛我們,背後捅刀子,要避免!”
  賀今朝哼了壹聲:“只要我們把這片土地發展好了,縱然是官軍來襲,也讓他占不到什麽優勢。”
  吉珪點點頭,主公說的蠻有道理的。
  誰敢當大明的忠臣,那就讓他死去好了,看看剩下的人還有沒有想要跟隨“忠臣”的腳步。
  不得不說,主公這個招可真是想當毒辣。
  “我算是看出來了,崇禎就是壹個欺軟怕硬,急功近利的家夥。
  只要我們鬧出的動靜足夠大,他對我們只能先采取防守,去剿滅其他起義軍。
  這壹招我還是跟那些蒙古人學來的,他敢關閉互市。
  蒙古人就來鬧壹鬧,最後頂不住壓力他還得下令開互市,自己打自己的臉。”
  大明官方的問題好解決,吉珪想清楚了這之間的道理。
  “主公,那商人是否為畏險不來?”
  “不用管,商人本就逐利,只要利潤夠高,他們有極大的動力來這裏冒險。
  或者只要有人賺了大錢回去,自是會引起壹陣陣浪潮,奔著咱們這裏來。
  他們為了利潤,連大明國都能賣,還有什麽不能賣的?
  我給大明的商人提供了壹個良好平臺,商稅壹定要收的重些,我們要兩面通吃。”
  “是,屬下壹定制定出來壹個重商稅來。”
  賀今朝又面露疑色:“我給寧陽侯的人寫了信,也不知道他什麽時候帶著貨物來,我先賺上壹筆。”
  吉珪眨眨眼,沒成想自家主公路子還真野,跟寧陽侯都有聯系。
  “潘瑜,替我跟軍堡外的蒙古人傳消息,無需什麽敕令,皆可在此交易。”
  潘瑜有些傻眼,沒成想鎮撫使會這麽玩,不由的拱手道:“如此壹來,那些蒙古人會來作亂。”
  “亂就亂唄,關我什麽事?”賀今朝聳聳肩:“我巴不得他們去找大明的麻煩呢。”
  潘瑜這才想起來,眼前這位鎮撫使是朝廷的反賊。
  做點給朝廷添堵的事情,那實在是正常不過了。
  賀今朝此舉壹下子就抽調了俺答汗子孫們的特權,況且這幫人也守不住蒙古右翼。
  大明在給他們特權也沒有用處。
  “老營堡的貨物全都拉到這裏來。”
  “是。”
  賀今朝吩咐了壹句,緊接著又開始寫信,告訴普同關等沿線的守將。
  給通過的商人傳達自己的命令,想要互市就得按照他的要求來。
  還得給高迎祥寫封信,告訴他約束部下別把商人的貨物搶了。
  選擇收過路費可持續性打劫,才是最為穩妥的法子。
  “派人讓楊玉休分出壹部分人來,立即走遍所有軍堡,以及軍堡控制下的鄉村,把人和土地都登記造冊。”
  “是。”
  賀今朝沈思了壹會:“先前控制的人口還沒有完全登記,現在又擴大了地盤。
  對於百姓要收心,我要執行壹個新政策,妳聽聽。”
  “主公請講。”
  “這些人不想進入陷陣營的,則是可以轉為屯田兵。
  分給他們土地耕種,但是要三七分。
  若是育苗等什麽技術好,產量高,則可以獎勵五五分。
  十年之後可以自動獲得和立功士卒壹樣的土地畝數,但是期間需要當輔兵。
  治下百姓可以三七分(三年),四六分(三年),五五分(三年)。
  九年之後,可以花錢購買同立功士卒壹樣的土地畝數。
  種田的良種,可以無息甚至低息借給他們。”
  聽到賀今朝的話,吉珪仔細盤算了壹下:
  “主公,如果不需要百姓送冬牲,大鬥進小鬥出。
  收取賦稅的時候,百姓不會遭到收稅小吏的刁難,定然能讓他們好好活著。”
  “好,趕緊差人多寫告示,就先這麽幹。
  河曲作為我選定的地盤,占點便宜就占點便宜,因地制宜。”
  “是。”
  賀今朝再這裏有條不紊的安排事宜。
上壹頁

熱門書評

返回頂部
分享推廣,薪火相傳 杏吧VIP,尊榮體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