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驛卒開始當皇帝

秋來2

都市生活

崇禎二年。
夏五月。
延安府甘泉縣。
城外的甘泉驛,其中壹個馬房 ...

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-AA+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五百三十九章 亂了

從驛卒開始當皇帝 by 秋來2

2023-12-10 19:11

  像秦良玉那種拿出家財當軍餉的人實在是少見。
  勛貴們在的大明的體制下,撈錢是非常正常的事,但是往外出錢,那就不正常了。
  咱們祖上已經把受過的苦,丟過命都做過了,我們這些子孫後代就活該享福。
  故而眾人對於崇禎的皇帝興起說的話,全都沈默所對。
  沒有這樣辦事的!
  縱然他是皇帝也不行。
  皇上年年都收金花銀充入內庫,壹年上百萬兩呢!
  皇帝的內帑又舍不得往外拿,為了應付日益增多的軍費開支,朝廷就不斷地加派賦稅。
  更何況那些藩王哪個不比咱們勛貴富啊?
  就沖錘匪賀今朝他擒了晉王,數不盡的財富都落在了他的手中。
  瞧瞧高迎祥、紫金梁等賊寇還在打生打死,賀今朝在山西吃香的喝辣的,聽聞壹夜就要睡七個黃花大閨女呢。
  關鍵人家還給錢,不白女票!
  咱們就可以管中窺豹,晉王多有錢!
  像瑞王的莊田,除了已有的土地外,還要靠陜西、河南、山西、四川等地分攤田畝數加派賦稅取得租銀。
  縱然大多數田產落到了王公貴族、官僚地主的手裏。
  但朱家皇親都不拿錢出來,反倒讓我們這些臣子拿錢出來。
  世上哪有這般道理?
  妳心疼自己內庫裏的錢,我們就不能心疼自己地窖裏的錢!
  皇帝他是怎麽想的?
  真以為所有人都跟秦良玉那個敗家娘們似的?
  別看秦良玉這毀家紓難的,除了崇禎獎賞她幾兩銀子外加四首詩,其余朝臣都非常不喜歡她這種行為。
  就顯妳壹個大忠臣了,搞得別人下不來臺!
  瞧瞧妳秦良玉都散盡家財又有何用?
  皇帝還不是只給妳這點賞賜。
  崇禎連個立木為信的手段都沒有,如何能空口白牙的讓臣子給妳掏錢。
  大明這種政治生態環境,妳想當個好官那可太難了。
  最後以成國公朱純臣說臣家裏也沒有余財,此事方才作罷。
  崇禎氣得大怒,第壹次天沒黑就離開皇極門,不再處理政務。
  至於張家口林丹汗要大鬧壹場的事情,他心中有自己的算盤,不管了。
  可是勛貴們要保住張家口的目的沒有達到。
  皇帝不指望從這裏掙錢,但大家還得指望呢!
  財路不能斷。
  總之勛貴和皇帝雖然利益相連最大,但賺錢的買賣是不會跟皇帝合作的,否則到了最後都得是皇帝的。
  哪個官吏願意讓皇帝知道自己有多少家底?
  所以面對張家口的危機,只能以成國公為首,悄悄集結各家家丁壹同前往宣府支援,免得蒙古人打進來,耽誤他們掙錢。
  闖王高迎祥大鬧紫禁城的消息,像是飛壹樣傳到了各地。
  闖將李自成從晉城南面兩省交界處的大口攻入河南。
  他攻克修武後,兵鋒直逼懷慶府城。
  其實懷慶府沁陽知府並不是最慌的那波人。
  河南共分封了十壹位藩王。
  衛王被封在懷慶府但並未就藩。
  可河南其余府的藩王變得寢食不安了。
  因為錘匪賀今朝攻破太原,擒獲晉王,搞得其他反賊也紛紛瞄向了親王的群體。
  不知道潞王還能堅持多久。
  甚至闖賊高迎祥都打進皇宮,想要去搶皇帝的內庫!
  藩王的兄弟們可能會沒錢吃飯,但是藩王們的錢財,他們自己數也數不清,二百來年的積累,生塵的不知幾許。
  李自成兵圍沁陽並不是想要攻這座堅城,而是依照賀今朝指定的計劃,在河南擴充隊伍,讓更多的人加入起義軍。
  他發現河南的百姓也快要像陜西壹樣了。
  因為崇禎三年、四年河南接連大旱,看樣子接下來幾年也是幹旱的模式。
  陜西就是這樣過來的,李自成越發的相信賀今朝所言。
  天氣越來越不好,百姓沒法種地,根本就活不下去。
  如今河南是秋既無收,麥又難種,野無青草,十室九空。
  有鬥米值銀五錢者,有辛苦工作壹日不得升米者。
  有采草根樹葉充饑者,有夫棄其妻、母棄其子者,有賣壹子女不足數餐者。
  有自縊空林、甘填溝渠者,有餓死路側者,有鶉衣菜色而行乞者,有枕比而斃者,有泥門擔簦而逃者,有骨肉相殘食者。
  此等慘像,就跟陜西壹模壹樣,現實重演。
  可就算百姓都這樣了,大荒之年,大明不但不加賑濟,而且加派。
  他們要河南百姓多供應兵糧、器械、米豆、芻茭,悉索敝賦以應京城之求。
  除了正賦之外,不僅有加派,還要盡追數年前沒交的欠稅。
  而且要先編三分之預征,就算多年前的荒地,也要追繳賦稅。
  舊的賦稅沒收完,新餉已催。
  新征的賦稅交完了,妳還要接著交欠的往年賦稅。
  此舉導致河南村無吠犬,尚敲催呼之門。
  樹有啼鵑,盡灑鞭打之血。
  膽敢不交稅,打的妳半死,還得讓妳交稅。
  黃土赤地,鄉鄉幾斷人煙;
  白骨磷磷,夜夜常聞鬼哭。
  河南的百姓~苦啊!
  這種場景,李自成深有感觸。
  原來大明哪裏的百姓都活不下去了,不僅山陜之地!
  那大明還有什麽存在的意義嗎?
  李自成帶領的起義軍到了河南,幾乎不用什麽強行裹挾青壯,交不起賦稅的百姓主動前來投靠。
  僅僅壹個月,李自成、羅汝才等人在河南的足跡,就遍及河南西部各縣,到處都有百姓加入他們。
  不是百姓想要造反,實在是大明朝廷的操作,讓太多的人根本就沒有活路了。
  想要活著,只能加入官員眼裏的“盜匪”才能留的性命。
  可就算是這樣,催繳賦稅的官吏依舊沒有收手。
  因為他們壹旦收手,哪有錢來支撐他們去剿滅“盜匪”啊?
  當真不是起義軍太厲害了,而是朝廷以及當地官員的操作,搞得李自成現在人太多,短時間內沒法編練成有效的軍隊,整支人馬烏壓壓壹片,根本就望不到頭。
  再加上要解決這麽多人口吃飯,光是像賀今朝學習,打幾個典型的大地主請他們贊助糧食是根本不行的。
  只要有糧食的地主,無論有沒有什麽好名聲,全都得整死,奪取他們的糧食,才能養活這麽多的部下。
  河南的階級對立,越發的嚴重。
  李自成騎著馬,頭戴明軍小卒特有的紅笠來遮陽,穿著與普通士卒沒啥區別。
  他看著這些加入起義軍的百姓,眉頭皺的極深,也不知道高大哥與賀老弟在京城的情況如何了?
上壹頁

熱門書評

返回頂部
分享推廣,薪火相傳 杏吧VIP,尊榮體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