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驛卒開始當皇帝

秋來2

都市生活

崇禎二年。
夏五月。
延安府甘泉縣。
城外的甘泉驛,其中壹個馬房 ...

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-AA+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八百八十壹章 唐王勤王

從驛卒開始當皇帝 by 秋來2

2023-12-10 19:13

  楊文嶽最近被賀今朝派去下基層,他親眼瞧見了陜西本地百姓鬥地主,分得租種的田地後,爆發出何等的行動力。
  縱然連秦王的壹些旁支,也都叫嚷著加入錘匪。
  賀今朝在山西處理這些事的時候,直到全都步入正軌之後許久。
  楊文嶽這個山西布政使,才被許鼎臣那個山西巡撫給坑到錘匪這邊的。
  故而對於錘匪的壹些基層政策,感觸並不是很深。
  如今賀今朝給他補了壹課之後,他在大明基層是幹過的。
  錘匪這壹套在他看來幾乎無解。
  大明他根本就應對不了。
  起義軍打擊的對象,正是大明所要維護的那群人。
  皇權不下鄉,他們便是壹方的土皇帝。
  那就不需要其他起義軍與自家主公分享勝利果實。
  高迎祥那是能低頭的主嗎?
  救了他只能有許多麻煩。
  萬壹救了之後,還要下手殺他,不如不救呢。
  省去了壹大批麻煩。
  至於吉珪方才所言的什麽讓起義軍團結在主公身邊,就以他們的軍紀而言,他們還不配。
  倒是會毀壞錘匪的名頭!
  所以楊文嶽極力勸諫,不要去救援高迎祥。
  賀今朝拿著蒲扇仔細扇了扇:
  “楊參謀說的在理,但以目前的情況,崇禎他敢來招惹我,問問他遙控指揮的那些人敢來招惹我嗎?”
  “自是不敢。”楊文嶽頗為焦急的道:
  “可是主公先前不都是要以穩妥為主嗎?
  若是此時突然掀起聲勢,只是給清軍和其余起義軍吸引大明的視線和火力,於我發展不利。
  將來自是要處處防守,陷入戰事的泥潭當中。
  陜西未必能像山西壹樣能夠更好的提供糧草。”
  “陜西能夠提供秦兵即可。”
  賀今朝笑了兩聲道:“就陜西這種情況,我這些年就沒指望著這裏能有什麽產出。
  這片土地上養活不了如此多的人,那就帶他們去當兵,正巧征戰四方。
  如此,解決了大量失去土地的農民再就業問題,又擴充了我軍的兵員。
  稍加訓練,明軍需要對我處處防守。”
  “哎。”楊文嶽長嘆壹口氣:“主公當真是要打出救援高迎祥的口號?”
  “不錯,我不僅要打出去,還要想法子去救他。”
  賀今朝倒是沒瞞著自己心腹的想法,群策群力,至於如何解救高迎祥,他還沒什麽好法子。
  至少押解高迎祥進京的路線自己還不清楚。
  這個時節上,消息傳遞的不是很通暢,興許自己得到消息後,高迎祥就已經被押解到路上了。
  那賀今朝還得帶兵行軍,直接出山西,往殘破的宣大附近走壹遭。
  走的快壹些,到了河北附近,說不準還能遇見清軍!
  “既然如此,主公,我還有個法子可以暫緩讓高迎祥留住性命。”
  “什麽法子?”
  “主公可以放出風聲,說要用晉、潞兩王換取高迎祥的性命,看崇禎他怎麽選擇。”
  楊文嶽捏著胡須道:“如果他要堅持殺了高迎祥,那必然就放棄了大批宗親。
  如此壹來,大明宗親對我錘匪的抵抗,興許會小許多。
  崇禎要是交換,我們也無所謂,晉、潞王可是被崇禎新封了,但我們手中還會有秦王作為籌碼。”
  潞王的兒子被護著跑去京師,崇禎為了不讓兩王絕嗣,又找人繼承了爵位,養在京師,以示恩寵。
  楊文嶽這個招式,就看崇禎接不接。
  “甚好。”賀今朝頗為滿意的看著地圖:
  “楊參謀,妳在大明可有幾個好友用以傳遞消息?”
  “自是山西巡撫許鼎臣。”楊文嶽哼了壹聲。
  “許鼎臣倒是大明的死忠,但我覺得他不壹定會主動幫咱們辦事。”
  賀今朝側頭道:“他這個老六,喜歡被動!”
  “如果主公覺得不放心的話,還可以通過原宣大總督張宗衡遞消息。”
  楊文嶽同樣扇下扇子:
  “梁廷棟對戰清軍屢戰屢敗,還把張宗衡留下的家底賠沒了。
  他給王象乾當了那麽多年的副手,才坐在宣大總督的位置上,定然不會輕易罷休。
  依我之見,梁廷棟與張鳳翼二人得死,給清軍蹂躪京師負責,也算是給眾人壹個交代。
  張宗衡的機會就來了!”
  賀今朝點頭同意,留劉二虎在此指揮,不急攻城,慢慢耗著拖時間。
  他要帶著自己的親衛返回山西,動用預備隊往宣大那邊走壹遭。
  如此也好做出壹些策應。
  賀今朝吩咐完了之後,第二日便從西安壹路返回山西。
  幾日之後。
  高迎恩才快馬加鞭在孫守法的帶領下,趕到西安城外。
  要求見賀大帥救他大哥。
  劉二虎接待了他,然後讓軍師吉珪與他訴說。
  當高迎恩得知賀今朝已經回了山西,準備出兵京師,去營救他大哥,忍不住痛哭流涕。
  終究是他消息傳遞晚了,遠在陜西的賀今朝都知道這件事了,足以見得他大哥的處境是有多難。
  吉珪則是安慰著高迎恩,說賀大帥必然會盡可能的把闖王營救出來。
  且還準備拿晉王、潞王二人來交換高闖王的性命。
  聽到這話,高迎恩總算是臉上有了些許喜色。
  那崇禎如果腦瓜子不糊塗,必然會答應的。
  賀今朝返回山西之後,準備出兵事宜。
  因為這件事在他的計劃之內,頗有些耗費時間。
  但想要去大明京師走壹遭的,可不止賀今朝壹個人。
  河南的藩王唐王朱聿鍵得知清軍郡王阿濟格來襲,京師戒嚴,他當即表示要上疏請求勤王。
  他從十二歲的時候跟他爹世子,被老唐王給囚禁。
  原因就是老唐王,想要立他喜歡的兒子為世子。
  朱聿鍵的囚徒生涯從十二歲壹直持續到二十四歲,崇禎二年老唐王終於要嗝屁了。
  他爹就要成為新的唐王,苦日子總算是熬到頭。
  結果唐王世子,被同樣惦記王爵的弟弟給毒殺了。
  老唐王對親兒子被毒殺的事毫不在意,興許還氣惱自己的兒子拖的太晚了。
  就在老唐王的目的要達成的時候,準備廢去朱聿鍵世孫的地位,被前來吊唁的陳奇瑜給警告了。
  世子死因不明,又換人,這其中是否有什麽貓膩,朝廷壹查可就全都知道了。
  老唐王害怕朝廷追究責任,便穩住朱聿鍵世孫的地位,同年死去。
  三年後,朱聿鍵這才繼承王爵。
  崇禎賜給了他大明祖訓,以及各種古今書籍,希望他能夠好學壹些,修身養性,莫要做些荒唐事,努力成為壹代賢王。
  朱聿鍵也沒有辜負他的期望,在王府內起高樓,宴請名士給他講解。
  同樣朱聿鍵也是壹個鋒芒畢露之人,他認為自己在十二年的囚禁生涯當中,苦讀古今歷史,早就磨練好了。
  想著要不鳴則已壹鳴驚人。
  他因為些許事情跟朝臣交換意見不充分,自是得罪了許多人。
  且對於他爹被毒殺的那件事,壹直耿耿於懷,在今年,直接杖殺了他的兩個叔父。
  此時的唐王通過杖殺叔父,在南陽這壹片建立了權威,更是為父報仇。
  朱聿鍵熱切的想要為國效力,清軍前兩次入關搶掠,朝廷毫無建樹,反倒總是殺自己人。
  這仗是如此打的嗎?
  他在囚禁生涯當中,只有讀各種各樣的書,才能打發時間。
  可以說,朱聿鍵的閱讀量不是壹般人能夠比得過的。
  所以他對於軍事上也有些心得,想要勤王練手。
  盡管崇禎被清軍打的毫無還手之力,底下的總指揮和兵將們都裝死。
  表示自己眼瞎了,只要清軍不出現在城外,那就沒有清軍的存在。
  可當他聽到唐王朱聿鍵要率兵勤王,氣得暴怒!
  直接就摔了東西。
  當年朱棣是怎麽哄騙寧王呢?
  朱聿鍵這個狗東西,枉費朕賜給他祖宗宗法叫他熟讀。
  藩王不得掌兵。
  這條多重要啊?
  他竟然不知道!
  暴怒當中的崇禎命令曹化淳待他給內閣遞個話,駁斥唐王壹番。
  誰允許他這樣做的?
  他朱聿鍵是來勤王的?
  萬壹到時候進了北京城來個兵變,我朱由檢的皇位還能不能坐得住了?
  就算這種可能性極小,但崇禎也不願意冒壹絲險。
  萬壹有亂臣賊子來個盧溝橋兵變,想要擁護朱聿鍵上位,進而控制大明朝,都是說不準的事。
  朕決不允許有這種事發生。
  他寧願藩王在封地裏為非作歹,也不允許接觸政務,更不用說接觸軍務了!
  當朱由檢駁斥了朱聿鍵的奏疏後。
  唐王得到崇禎的回復,並不死心,表示清軍韃子有什麽了不起的?
  本王就是要為國出力,然後朱聿鍵開始公然招募護軍,重賞之下,自是有大批人想要吃皇糧。
  誰讓藩王出手闊綽呢!
  爺不差錢。
  就這麽著,朱聿鍵選擇性的忘記藩王要遵守的條例,準備出兵北上,直接殺向京師。
  盧象升也接到了崇禎的第壹封奏疏。
  說是清軍來襲京師,要他領軍前來勤王,那些流寇稍後再來圍剿。
  盧象升眉頭緊鎖,他是沒想到皇太極稱帝了,立馬發動對大明的戰事。
  他是有多覺得大明十分的好欺負啊!
  盧象升忍不住拍了拍桌子,面對皇帝的詔令他也有些為難。
  此番擒住闖王高迎祥,定要趁火打鐵,壹舉掃蕩盤踞在湖廣、河南等地的流寇。
  如今實力最為強悍的只要李自成、張獻忠、老回回。
  盧象升準備從這裏再挑出來壹家,狠狠的打,直到打的他樹倒猢猻散。
  然後再繼續打下壹家。
  如此壹來,這些反賊的人馬會越聚越多。
  盧象升相信,他們沒有人會是像韓信那種帥才,人越多越好。
  這些人終究會成為幾個反賊頭領的拖累。
  但陛下的壹紙詔書,可全都打亂了他的計劃。
  靖遼伯吳國俊看見盧象升如此愁眉苦臉,有些奇怪,遂上前發問。
  當他得知皇太極稱帝後的第壹件事,就來擄掠大明,又開始派了十萬八旗前往大明京師的事。
  吳國俊臉上有些不自然。
  不用說,陛下找他們回去,那指定得自己率部頂在前頭。
  賀今朝他遠在陜西,圍攻西安等地,如何能行軍千裏,去給自己代打清軍?
  這不就是露餡了!
  更何況盧總理還給自己上報了生擒高迎祥的功勞。
  如此大功,還沒等陛下給升個侯爵之類的,就得死在清軍的手下。
  吳國俊額頭上的熱汗都出來了。
  “盧總理,這個消息興許還會變的。”
  聽到吳國俊如此言語,作為皇帝身邊的紅人,盧象升自是要聽壹聽他的建議:
  “怎麽?”
  “想必當陛下發出旨意的時候,還沒有接到盧總理生擒高迎祥的消息。”
  吳國俊放下手中的諭旨:
  “萬壹陛下得知最新戰果後,要改變主意,豈不是壞了我們剿匪的大好局面。
  依末將的意思,理應暫且按兵不動,再等等陛下的新諭旨。”
  盧象升捏著胡須點頭,他說的也在理。
  “況且我軍炎熱天氣行軍幾千裏前去勤王,怕是正中了狗韃子的奸計。”
  “哦?”盧象升頓時就來了興趣:“妳且說說。”
  “定然是狗韃子的諜子告訴黃臺吉,說我大明重兵圍剿中原地區的賊寇,連薊遼士卒都帶了回來,導致邊境兵力空虛。
  他才抓住機會來偷襲京師,同樣也是為了策應大明的反賊,不會如此快的被殲滅。
  有他們的牽制,我大明就無法全力對付遼東的狗韃子。”
  盧象升站起身來,走了幾步。
  他認為吳國俊說的非常有道理。
  努爾哈赤都能找出不少商人,幫他把七大恨運回關內,到處傳播。
  遼東地區的女真韃子用諜子也極為嫻熟。
  朝廷如此大的動靜,他們不可能不知道。
  盧象升認為連賀今朝都知道陜西兵力空虛,他要趁機奪取陜西,在老家站穩腳跟呢。
  更不用說皇太極那個軍略不俗的人了。
  “盧總理,縱然等我軍千辛萬苦趕到京師,八旗狗韃子興許都跑回老家去了。”
  吳國俊兩手壹攤:“如此壹來耗費大量錢糧,我們既無法重創八旗韃子,還無法徹底剿滅流寇,我軍當真是不移輕動!”
  朱大典同樣贊同,他覺得吳國俊曾經重創過八旗狗韃子,必然了解的要比他們清楚。
  朱大典提了壹嘴:“盧總理,我們還是先等壹等陛下的下壹封旨意。
  我們繼續幹招撫的事,削弱反賊的實力,最好讓他們自相殘殺,最為穩妥。”
上壹頁

熱門書評

返回頂部
分享推廣,薪火相傳 杏吧VIP,尊榮體驗